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信用信息监管让有污点企业寸步难行
2014-06-27 14:03:25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采访获悉,自去年3月1日正式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深圳探索的“大数据”信用信息监管模式已雏形初具,社会共治的信用建设体系逐渐健全。今后,类似于乐知福公司这样有信用污点的商事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将寸步难行。

深圳商报讯 (记者 苏海强)前不久,深圳市乐知福贸易有限公司因为进入了“食品安全黑名单”,本已到放款阶段的2000万元贷款被银行撤销。记者昨天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采访获悉,自去年3月1日正式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深圳探索的“大数据”信用信息监管模式已雏形初具,社会共治的信用建设体系逐渐健全。今后,类似于乐知福公司这样有信用污点的商事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将寸步难行。

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99.6户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我市新登记商事主体54.25万户,同比增长104%(其中企业24.87万户,同比增长90%,个体户29.38万户,同比增长118%)。截至2014年5月31日,深圳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149.38万户(其中企业71.36万户,个体户78.02户)。按1500万人口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99.6户,继续领先全国。改革带动就业创业,推动纳税户和纳税额不断增长。据市国税局统计,我市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年,新登记纳税户数23.90万户,同比增长82%,新增纳税人产生的企业所得税0.94亿元,同比增长49.8%。据市地税局统计,新增企业纳税人18.61万户,同比增加9.95万户,贡献税收11.57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

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初步建成

改革不仅极大激发了社会的创业激情,带来了商事主体的井喷式增长,而且改革探索创建的“大数据”信用信息监管模式已雏形初具。目前,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已初步建成。依托平台,各部门在实施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审批、行政监督管理活动中,主动获取和使用商事主体信用信息,提高信用信息的利用水平,加强跨部门监管联动。至今,各部门通过平台共享行政许可信息22.2万条、无证经营线索4227条。其中,市国税局对已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强化发票监管等后续管理手段,防范税收风险。

不仅如此,深圳已将3.7万多户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占改革后全市新增商事主体的6.9%。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及相关人员被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在办理相关的登记许可审批、资质认定、银行贷款等业务时受到限制,初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此外,各部门还积极探索各行业、各领域的信用监管制度。其中,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建立了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和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公示失信企业和违法药师名单;市水务局开展了水务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评价等。

公众可手机查询企业信用信息

截至6月,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起来的深圳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圳信用网)已经归集了全市238万家各类市场主体(含注吊销)的企业信用信息总计3.8亿项,今年1至5月深圳信用网查询量达到2100万次。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进一步开发了微信查询、移动APP查询。只要轻点手机,就可在网络和微信上查询商事主体信用信息,行政监管黑名单上有信用污点的企业将马上现形。

目前,公众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功能,搜索公众微信号“深圳信用网”,或登录深圳信用网页面扫二维码,关注后根据信息提醒,查询企业基本注册信息。安卓系统手机用户可以登录深圳信用网主页扫描下载安卓客户端,即可在手机上实现信息查询。目前,已实现了模糊查询,不再需要详细的企业全称和注册号,只需输入两个关键词就可查询了。可免费查询到的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多达9项。手机APP及微信查询功能自6月正式推出以来,查询量平均每天达1500人次。

除公众可查询企业的信用信息外,各职能部门则可依托庞大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突出信息化监管手段研究,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纳税、社保医保、日常水电消耗等数据的综合比对、分析、监测,科学筛查、及时发现涉嫌违法的市场主体,预警系统性、区域性的市场异常现象,将传统依靠人手、以地毯式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实现精准打击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深圳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