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涟源:专项执行“靶向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来,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法院(简称涟源法院)扎实开展“护改革、稳金融、促诚信”专项执行行动。行动期间,共执结涉金融案件185件,达成执行和解97件,执行到位金额2800余万元,以务实举措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喜人成就。
聚力协同联动,架设金融债权执行“高速路”
涟源法院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动协作模式,着力破解金融案件“查人找物难”“财产处置难”等执行难题。
强化协同联动。与涟源市金融办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金融案件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共同研商对策。
优化处置流程。针对金融案件抵押物处置周期长、变现难问题,与国土、住建等部门建立抵押财产快速处置通道,对5处权属清晰的抵押房产启动快速评估拍卖程序,回笼资金1400余万元。
深化信用惩戒。加强与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信用惩戒,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批56人,限制高消费331人次,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格局。
创新执行举措,按下金融案件处置“快捷键”
面对金融案件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涟源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推出系列创新举措。
执行悬赏显成效。针对20名长期失联、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最高悬赏比例达执行到位金额的10%。公告发布后收到有效线索32条,成功抓获肖某、梁某等多名常年躲藏在外的被执行人,执行到位金额110余万元。
集中拘留强震慑。建立“每月集中拘留”常态化机制,专项行动期间开展集中拘留行动5次,对39名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其中15人在拘留后主动履行义务,履行金额达247.6万元。
预警施策促履行。创新适用“预拘留、预罚款”制度,柔性引导与强制威慑并用,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提前发出预警通知,给被执行人划定“红线”、指明“出路”,督促其配合执行工作,促成12人主动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16.3万元。
强化源头治理,打造金融诚信生态“新模式”
涟源法院在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注重构建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源头治理防风险。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金融机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共性问题,向辖区内金融机构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完善审贷全流程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智慧执行增效能。深化“智慧执行”建设,与交警部门进行信息联动,运用天网系统,联合查控、扣押被执行人涉案车辆16台。
弘扬诚信育新风。开展诚信建设系列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通过“两微一端”发布涉失信惩戒相关执行动态24条,累计点击量突破500万人次,在全市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从悬赏公告的“全民参与”到强制腾退的“雷霆手段”,从部门协作的“联动处置”到执行和解的“双赢共赢”,涟源法院以“护改革”的担当、“稳金融”的作为、“促诚信”的情怀,交出了一份涉金融领域执行的优质答卷。
下一步,涟源法院将持续巩固执行成果,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守护金融安全“生命线”,筑牢诚信社会“压舱石”,为涟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