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企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7月份失信治理月度分析报告
2019-08-14 09:03:01 来源: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各领域黑名单信息和通过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抓取的有关信息,经统计分析,2019年7月失信治理情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内容概述

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各领域黑名单信息和通过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抓取的有关信息,经统计分析,2019年7月失信治理情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数量较上月呈上升趋势,限飞限乘等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退出步伐较快。在新增失信黑名单方面,2019年7月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1.20%,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72.34%。在退出失信黑名单方面,本月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高,达到230.64%。

二是失信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从统计数据看,本月全国各地上报的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主动整改,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或重点关注名单的案例有158,340件,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十个城市。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有1,004件,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有2,446件。

三是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运输部近日通报,截至2019年6月底,累计公布9批共计2,439条公路超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公示1批177条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守信企业名单;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飞机票2,682万人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上半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万余件,同比上升约80%;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罪一审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约23%。人社部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健全根治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发、多发态势逐步得到遏制,上半年,共为23.95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28.3亿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9万件,为44.3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2亿元。

一、失信黑名单新增和整改退出情况

2019年7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和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总量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693,803条,涉及失信主体639,289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374,102家,自然人265,187人;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66,530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44,142家,自然人122,388人。

(一)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数量环比呈上升趋势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各类失信主体月增量环比均有所上升。2019年7月,新增失信自然人265,187人,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41.48%,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374,102家,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58.52%。与2019年6月相比,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1.20%,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72.34%(见图1)。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较大,进出口、税收征管等领域失信黑名单月增量环比降幅最为明显。2019年7月,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较大,达到84.62%;失信被执行人月增量环比上升12.52%。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延续上月的下降趋势,环比减少61.54%;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月增量环比下降幅度次之,达到55.39%;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月增量环比下降23.88%(见图2)。

(二)限飞限乘等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退出步伐加快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各类失信主体的退出数量环比均呈上升趋势。2019年7月退出失信自然人122,388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73.49%,环比上升26.88%;退出法人及其他组织44,142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26.51%,环比上升83.74%(见图3)。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限飞限乘领域的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大。2019年7月,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黑名单退出数量环比增幅最大,达到230.64%;其次是工商吊销企业,退出数量环比上升157.55%;失信被执行人退出数量环比上升26.56%。海关失信企业退出数量降幅较为明显,环比下降61.17%;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退出数量环比下降15.71%(见图4)。

二、失信黑名单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因工商吊销企业中含部分地区集中清理的“僵尸企业”,以下统计分析不计工商吊销企业数据。

(一)部分地区连续三个月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从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数量/本地区工商存续企业总量)看,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湖南、海南、陕西、吉林、西藏,属地占比最高的五省份为宁夏、河南、浙江、辽宁、福建(见附表1)。其中宁夏、河南、浙江、福建四省份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已连续三个月位居全国前列。

从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变化情况看,与6月相比,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江西、山西五省份的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内蒙古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涨幅最大,环比上升63.37%(见图5)。

2019年7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11,192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银川、乌鲁木齐、沈阳、宁波、大连、昆明、郑州、太原、杭州和哈尔滨十个城市(见图6)。

2019年7月,全国地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22,859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榆林、三明、镇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鸡西、十堰、焦作、朝阳、中山和蚌埠十个城市(见图7)。

(二)吉林等地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位居前列

2019年7月,全国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最高的五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黑名单企业退出率=地区本月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地区月初黑名单企业总量)最高的依次是吉林、青海、贵州、云南、湖北五个省份(见图8、附表2)。

2019年7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共4,403家,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较高的是长春、乌鲁木齐、昆明、西宁、石家庄、银川、郑州、合肥、武汉和厦门十个城市(见图9)。

2019年7月,全国地级城市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共9,098家,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较高的是黄南藏族自治州、乌兰察布、山南地区、兴安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孝感、鄂尔多斯、松原、安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十个城市(见图10)。

三、失信联合惩戒情况

2019年7月,各省份及各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归集、报送各类联合惩戒案例187,311件。其中,通过信用修复或以注销形式退出黑名单(或重点关注名单)的案例数量最多,合计为160,786件;其次是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的案例,合计为23,075件(见附表3)。

(一)无锡等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案例数量居前

7月份,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22,525件,主要集中在无锡、潍坊、兰州、武汉、百色等十个城市,其中无锡的案例数量占总数的42.36%(见图11)。从具体惩戒措施看,各地方主要通过对失信主体采取不予发放政府扶持资金;限制失信企业享受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限制失信自然人主体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限制失信主体市场准入、参与工程招标、高消费、融资贷款;在行政审批方面限制失信主体办理相关业务等方式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黑名单信息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上海等地失信主体积极开展信用修复

7月份,失信主体通过履行全部法定义务,在规定期限内主动修正和整改失信行为,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或重点关注名单)的案例为158,340件,主要集中在上海、长沙、厦门、杭州、大连等十个城市,其中上海市上报的案例最多,占总数的92.55%;长沙、厦门两地上报的案例数量已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国前列(见图12)。

此外,本月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2,446件,主要集中在青岛、重庆、许昌、珠海、成都等十个城市,其中青岛案例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1.13%(见图13)。

(三)重庆等地失信主体主动开展信用承诺

7月份,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1,004件,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佛山、天津、衢州等十一个城市,其中重庆案例数量已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国首位,本月案例数量占总数的44.12%(见图14)。

四、重点领域失信治理情况

(一)交通运输部累计公布9批2439条公路超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交通运输部近日通报,截至2019年6月底,累计公布了9批共计2,439条公路超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公示1批177条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守信企业名单;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飞机票2,682万人次,推动形成了“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利剑高悬”的诚信氛围。

一是加强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打造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个覆盖全行业、面向全社会的“主枢纽”和“信用交通”网站这个行业信用信息公开的“主窗口”,累计归集信用信息近30亿条,建立了367万家企业、1,263万名从业人员的“一户式”信用档案,提供9,165万条信用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服务。

二是加快推动“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方案》及其指标体系,首次由两部委联合、部省合力从行业层面推进信用建设。

三是加强事中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在公路建设、水运工程建设、检验检测、海事执法等领域开展信用评价,推动评价结果在交通运输行业招投标、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环节中的应用。

四是加快推进事后联合奖惩。印发《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联合奖惩制度。

(二)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万余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万余件,同比上升约80%;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罪一审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约23%;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00余件、3,400余人;2019年1月至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900余名,涉案价值48亿余元。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推进修改专利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加大侵权行为惩处力度,显著提高违法失信成本。有序推进著作权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修订工作。

二是加强源头保护,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落实国务院有关“放管服”改革政策的部署,2019年上半年,高价值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至20.9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5个月,共完成发明专利授权23.8万件,同比增长9.9%,商标注册351.5万件,同比增长67.8%。2019年1月至5月,著作权登记133.8万件。

三是加强行政司法保护,加强执法指导。持续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不断加强执法指导工作,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联合挂牌督办大要案件。

四是加强保护能力建设,健全保护工作体系。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推动相关机构改革,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和刑事打击体系进一步完善。布局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机制建设,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对重复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代理严重违法行为等6类严重失信行为进行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五是加强保护国际合作。持续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合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多发态势得到遏制

人社部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健全根治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多发态势逐步得到遏制。2019年上半年,共为23.95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28.3亿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9万件,为44.3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2亿元。

一是开通“根治欠薪进行时”专栏,接受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并责成有关地区核实处理。截至7月15日,人社部通过专栏直接收到了1,847件线索,包括工程建设领域466件,其他领域1,381件。经初步核查,排除了重复举报和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线索,并将362件欠薪线索分送各相关省份的人社部门,由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予以挂牌督办。对于其中涉及的重大欠薪案件,劳动保障监察局将适时启动现场督办。

二是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从2019年7月16日至8月26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对各类在建工程项目,以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并重点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企工程项目和其他有欠薪记录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做到“三查两清零”。“三查”,是查欠薪隐患苗头、查历史欠薪存量案件、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两清零”,是通过本次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做到国企项目欠薪案件清零,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案件清零。

三是强化联合惩戒力度。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严格落实“黑名单”管理各项制度,对于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达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或者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以及将劳务违法分包转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而导致欠薪的,一律列入“黑名单”,推送多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五、失信治理成效典型案例

(一)宁夏银川建立建筑业企业失信责任追溯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结合诚信体系强化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动态监管,建立建筑业企业失信责任追溯制度,严格监管招标投标环节。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银川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动态诚信分值管理。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引发农民工工资纠纷等群体性事件或其他有严重失信行为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建筑业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同招投标、优胜企业评选、标化工地评比、工程质量评优评奖等挂钩,采取通报批评、媒体曝光、限制其工程招投标资格等措施进行惩戒。对信用良好、业绩突出的建筑业企业和“凤凰杯”优质建设工程等项目进行加分,通过实施正面激励,做到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引导企业形成诚实守信的正确导向。

二是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将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违法发包肢解工程、转包、挂靠资质、违法分包、拖欠工程款等列入失信范围,及时曝光严重失信行为,并通过媒体公示建筑领域各方责任主体不良行为和诚信扣分。将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有效提高了建筑市场各方主体遵守法定建设程序的自觉性。

三是制定建筑工程招投标领域失信惩戒文件。制定印发了《关于在银川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要求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资格预审和评标环节中,登录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业企业诚信平台查询投标企业诚信分值,并将其折算成一定的固定得分,对于诚信分值低于一定分值的,禁止企业参与投标。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企业,要求招标人在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处理方法和评标标准;在评标阶段,要求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委员会查询投标人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对其投标活动予以限制。

(二)吉林长春完善“诚信”制度 整治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根据吉林省《关于建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黑名单”制度的通知》和《长春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管理办法》,长春市推行了“黑名单”制度,未按要求及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企业,将被纳入企业诚信“黑名单”。

一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长春市人社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并通报建委、房管、工商和银行等部门,在企业招投标资格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取消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资格,使失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

二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共用。除人社、房管部门外,以长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共享的信用数据为基础,长春市多部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更加系统化地对存在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失信行为的“黑名单”企业进行联合惩戒。例如国资部门限制其参与国有产权交易,安监部门限制向其发放行业许可,“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据了解,在诚信评级和建设领域实名制管理,实行实名制银行卡支付农民工工资等系列措施的共同治理下,2018年长春市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64起,均为历史陈欠案件,涉及农民工3,133人,解决拖欠工资金额1.1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8.99%、23.85%和11.02%。

(三)广东深圳宝安区聚焦关键环节 破解联合奖惩“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题

宝安区作为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聚焦联合奖惩工作关键环节,推进奖惩措施精准落地,在破解联合奖惩“最后一公里”落地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联合奖惩动态清单,实现实时、全面、精准拦截。宝安区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为突破口,由区信用办牵头,联合41个单位签署《宝安区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在失信联合惩戒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增强了联动和执行性;明确了惩戒措施的操作指引,制定了资金扶持、评优评先、行业准入、资质申请、招标投标等22项惩戒措施,并结合区网上办事大厅事项,形成了112项限制清单;建立了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根据部门业务变化实时实时动态更新清单。

二是嵌入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智能化、一键式奖惩。依托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与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实时对接和深度融合。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实时推送到区信用信息平台,当事人办理限制清单业务时,网上办事大厅将根据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向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核查匹配失信名单,核对匹配名单后信用平台反馈限制措施并记录拦截明细,实现了无人工干预的自动推送信用信息、自动识别红黑名单、自动提示奖惩依据、自动实施限制处理、自动反馈处理结果的“五个自动”信用联合奖惩智能化模式。

三是前置信用承诺,实现约束与自律相结合。在开展失信被执行人整治的同时,积极推进信用约束共识,充分结合信用主体的诉求与利益,试点联合奖惩前置信用承诺。目前已在积分入学、政府采购、人才认定等领域应用,累计签署信用承诺书12万份。同时,在信用承诺的基础上建立信用信息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归集各类信用信息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信用大数据将“红黑名单”“星级评定”等信用评价信息共享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系统,对失信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建立起以信用为核心的“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全程信用修复”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是联合奖惩促进基层失信治理。在推行联合奖惩过程中,探索信用提示和信用修复,推进失信治理,完善配套标准与程序。目前,受到过联合惩戒的法人和自然人,对信用修复的意愿往往最为强烈,宝安区在失信主体办理相关业务受到限制时,及时跟进信用修复工作,第一时间提示企业履行义务,同时告知修复标准、修复条件、修复程序,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帮助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宝安区针对联合奖惩制定的举措是推动该工作在基层落地实施的有益尝试,充分发挥了联合惩戒的“杀手锏”作用。此前各部门开展联合奖惩需要互相发函、复函,往往需要3到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在通过联合奖惩智能化模式实现实时、自动出审核结果,每年平均减少审核业务量1,000多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激发了各部门参与联合奖惩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已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办理补贴类事项200余次,1,800名当事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案件标的额近3亿元。


附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