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企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2017年“双十一”网购预警报告发布
2017-11-02 08:33:18 来源:中国改革报
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双11”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媒体通气会上,由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编制的2017年度《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正式发布。

图为“双11”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媒体通气会现场

(《中国信用》杂志 韩乾 摄)

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双11”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媒体通气会上,由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编制的2017年度《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以下简称《预警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改革报社社长宋葛龙介绍了《预警报告》的相关情况。“《预警报告》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法治化程度明显提高、各地对失信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明显加大、电子商务行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等方面。”宋葛龙说,今年《预警报告》的内容不仅针对“双十一”网购的相关主体,比如网购消费者、平台商家等,提出了需要注意和防范的重要方面,还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出了建议。

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的预警提示方面,《预警报告》归纳出消费者和商家应防范的信用风险,以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关注的趋向性问题。其中,消费者应防范的风险包括商品促销假象、用户体验“代写”等四类传统风险,以及跨境消费额度“被透支”、网购“连环陷阱”等五类新型风险;商家应防范的风险包括恶意退货、职业差评等三类传统风险,以及网店代运营、集资诈骗等四类新型风险;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关注海外代购造假产业链黑幕重重、快递包装“绿色化”待破题等七个问题。

针对上述风险,《预警报告》提出了建议消费者和商家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并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如何应对新趋向、解决新问题提出了建议。消费者应重点做到“六个充分”:充分了解商品基本价格,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充分核对来电者身份信息,避免陷入连环诈骗;充分掌握商家活动规则,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避免轻信社交好友推荐;充分筛选认识海淘平台,避免卖家以次充好;充分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商家应重点做到“六个更加”: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更加重视自身信誉;更加重视创新销售模式;更加重视客服质量;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视保护买家信息。建议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做到“五个强化”:强化网购生态深耕细作,开展打击造假专项行动;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提升专业化程度;强化多元化发展,增加抗风险能力;强化网购环保意识,发展绿色物流;强化跨境电商有序竞争,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此外,《预警报告》的附件部分收集了电子商务领域“十个守信典型案例”和“十个失信典型案例”。据宋葛龙介绍,以上案例体现了代表性、典型性。

宋葛龙表示,今年《预警报告》的特色和亮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更深入”;二是“适用范围更广”,“双十一”不仅是消费者和商家共同参与的购物“狂欢”,更是政府推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营造诚信宏观环境的重要时间点。希望《预警报告》能够成为广大消费者和商家迎接“双十一”的实用指南,并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提供参考。三是“内容更实用”,针对风险提示,《预警报告》相应提出了切实可行又普遍适用的防范措施。比如,针对消费者应防范的网购“连环陷阱”风险,《预警报告》提出须充分核对来电者身份信息、不急于按照对方要求操作、避免陷入连环诈骗圈套等建议措施。

宋葛龙表示,作为国家发改委的直属媒体,中国改革报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进展,做好“观察员”“分析员”“评论员”和“监督员”,从第三方角度作出客观梳理和精准研判,力求找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网络购物消费者、商家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可操作、易实施的行动参考。2016年,中国改革报社编制发布了首份《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悉,今年“双十一”过后,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还将会同有关方面编制发布《2017“双十一”网购综合信用评估报告》,敬请关注。

【链接】

一图读懂2017年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