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维权知识 > 正文
    
网络钓鱼被骗 维权需理性
2011-03-07 11:06:57 来源:新民晚报

   网络交易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据估算,时下淘宝网上的日交易量已超过10万笔,远远超过一些大商场的日交易量。因此,“网络钓鱼”的社会危害性除了非法占有个人的钱财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网络交易的诚信危机,严重伤害了公众对于应用和拓展互联网的信心。

  打击“网络钓鱼”犯罪,网民们呼吁加强社会管理,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安排技术鉴定,一经发现异常,应及时暂停其域名,终止可能发生的欺诈行为。另外,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反钓鱼网站协调机制和反钓鱼网站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而像类似淘宝网这样的网购零售平台,本身也应建立起一套严厉打击售假的监管机制,打击网络欺诈和虚假信息。对于因监管不力而产生的纠纷,淘宝网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提醒,针对“钓鱼网站”频现黑手,每个网民也要参与网络交易的“社会管理”,消费者一定要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如个人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等。专家提醒,一些“钓鱼网站”的原理很简单,让网民访问一个种下木马的网站,窃取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因此,不管“钓鱼网站” 玩出任何花样,总会有一个环节是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让买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是“网络钓鱼”必须经历的一步。不管是什么形式,通过什么途径发过来的链接,都要反复核实是否与官方网站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