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知识:定制家具标准不一陷阱须留意
2011-09-27 15:40:17 来源:中国市场秩序网
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讯 单从省钱的角度讲,如果厂家的信誉口碑很不错,那么定制家具是很划算的。如果所有的家具都定制,找一个可靠的厂家,选定一种较为环保的主材实施整体定制,因为材料利用率高,做下来要比购买同样材料的成品家具节省千元以上,不少消费者也是冲着省钱选择了定制产品。
但是目前,定制家具还没有规范的标准,在材料、环保、价格等方面还是以厂家与消费者的自我约定为主。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一旦不注意,就可能陷入到定制误区中,以至于多掏腰包。
陷阱一:计价模式藏猫腻
据了解,定制家具计价模式一般为: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单价+主配件费用=总价。记者在西安一些定制家具店走访时发现,销售人员在报价时,往往只告诉消费者每平方米使用材料的价格,而制作衣柜时,安装搁板的金属扣件、轨道、合叶等都是另行收费。安装推拉门的话,门和推拉轨道的价钱还要另计。消费者如果不问清楚,仅按材料使用量来计算价格,做好后的衣柜一定会超出预算。
陷阱二:材料用量算法不同
定制家具最主要的费用是主材的价格。同样以定制整体衣柜为例,很多人都认为使用材料的用量就是做好后的面积,如果整体衣柜一共是3平方米,以为直接乘以材料单价就是主材的价格,却忽视了搁板、搁架使用材料的面积。一般定制产品特别是定制家具材料的使用量都要算展开面积,而不是整体面积。
陷阱三:产品质量难判断
采访中,记者看到,定制产品提供的样品都是以原材料来区别价格,同样规格的推拉门,材料不同价格也从4千多元到1万元不等,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很难区别出每种材料的差别。如果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消费者很难发现。
相关文章
- 面对差评师 淘宝怎么办? 2012/06/25
- 电商促销大战升级 谁疲惫了谁? 2012/06/25
- 618电商大战:行业迷茫 市场光明 2012/06/25
- 外资电商巨头线上业务搁浅 超市触网遇阻力 2012/06/25
- 电商促销3天堪比百货忙1年 实体商超顾客流失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