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指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它包括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网上的零售业和金融企业的数字化处理过程,是信息化社会的商务模式,也是商务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正逐步走向广泛应用 ,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面对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趋势,其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杨卫东认为,除了网上支付、线下配送等因素,滞后的信用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滞后的原因 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的法制体系不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从1995—1996年的概念引入、1999年至今的社会各界自主地广泛应用,到2005年4月1日我国信息化首部法律《电子签名法 》的正式颁布实施和相关配套规范文件的相继出台 ,可以说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的法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总的来说,整个法制体系仍不够完善,造成了网上交易各方存在信用博弈心理,导致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巨大的信用风险。 传统经济的意识制约着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为一个国家范围的单一企业,各种经济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各单位之间进行配置,信用只是资源配置中微不足道的辅助性手段 ,而且这种手段只由作为政府出纳的国家银行掌握。为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当时企业之间的商业信誉是被严格禁用的,因此导致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和交易主体之间薄弱的信用意识,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必定存在信用障碍。 缺乏灵活、科学的信用管理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广泛开展信用征信工作和实行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评估机制,所以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之间几乎还只是停留在信用的感性认识阶段,无法掌握并根据对方的信用档案信息客观、正确地评估对方的信用度。另一方面,已经发展成熟的身份认证和网上操作记录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化的商品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虚拟、非接触的商业经济活动,信用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电子商务对信用体系的需求最强,没有信用体系支持的电子商务有如空中楼阁,风险极高。电子商务的规范与发展需要信用体系。 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是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秩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强烈的市场需求的有力保障。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老总说,尽管我们都有开展电子商?都存在着顾虑,因为在网上我看不清对方的身份,面对面的洽谈使我能够更放心。可见,鉴于网上交易的虚拟性和网上众多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尤其对交易双方的信用记录一无所知, 从而给大多数企业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为了融入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配套环境尤其是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与国际接轨、同步。如果当前我国不抓住机遇迎头赶上、运用各种手段有效遏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迎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强烈需求,我们将会失去无限广阔的网络市场空间乃至传统市场的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如何建设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要推广普及和加快电子商务,必须在政府部门的作用下,实现多管齐下、协同作战,才能建立起真正值得信赖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大环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是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来并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才能水到渠成,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营造了较好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必将带动和促进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由此形成一个促进电子商务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随着我国首部信息化领域的法律《电子签名法 》的颁布实施,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有了“网上身份证 ”,交易双方的信用度增加不少。但这个“网上身份证 ”毕竟具有很强的虚拟性,所以,我国仍需尽快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形成较完备的电子商务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为信用行为的记录和失信行为的惩戒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规范。 加强行业自律。电子商务和信用管理都是发展较快的新兴领域,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并鼓励电子商务行业大胆探索,制订诚信自律的电子商务行规行律,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电子商务的信用模式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确定的交易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确保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靠。目前,国外典型的信用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其中大力发展商业性第三方担保机构,是解决电子商务信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立在线信用信息数据库。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客观、中立、公正的原则, 整合税务、统计、工商、质监、金融等系统中涉及企业信用的信息资源,开展联合征信,建立在线信用信息数据库,其目的在于将信用信息公布于众,以此惩戒具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如同银行系统对企业开展的资信等级评定一样,政府还可以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的信用评级制度等,加强对企业电子商务的信用监管,这也是强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成分。 广泛强化应用完善的电子认证和互联网监控技术。电子认证是电子鉴别技术在商务交易中的具体应用,为交易各方提供数字身份证书认证服务等活动。目前,我国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子认证技术应用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但与广泛和强化使用电子签名的形势还存在一定距离,政府应加强推动电子签名的广泛和强化应用。同时,鼓励开发和应用互联网监控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记录网上操作痕迹,监督和约束网上行为。 作者:刘国红 |
- 【舆情分析】政府应突发事件应对需善用网络平台 2012/05/02
- 中国铸造行业第二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2012/04/27
- 关于首批25家中国铸造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2012年复评结果的公示 2012/04/27
- 2012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第四届)邀请函 2012/04/24
- 传统品牌触网须破四大瓶颈 2012/04/24